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9月29日下午,“热血铸荣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文艺展演”在南京邮电大学青春剧场隆重上演。本次展演由江苏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南京邮电大学协办,是继首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场演出。军地老首长、老领导与师生代表、各界人士共40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交响、歌舞、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共同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烽火岁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当95岁的抗战老兵吴登志身着戎装,胸前军功章熠熠生辉步入会场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向革命前辈致以崇高敬意。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展开全文

本场演出由原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的艺术家与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成员联袂呈现。在原前线文工团著名主持人俞力扬、徐彤的倾情主持下,演出在恢弘的交响管乐《在太行山上》中震撼启幕。雨花石交响管乐团在原南京军区军乐队队长、指挥章夏骞的执棒下,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强音。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项绪文豪迈献唱《强军战歌》,唱响新时代中国军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热血担当。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傅国,深情朗诵由著名电视文献片导演、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吴建宁创作的《嵌入大地的英名》,致敬为民族独立献身的革命英烈。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歌唱家李越胜、蒋菁以经典二重唱《九九艳阳天》再现了抗战中军民鱼水深情。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天翼”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带来混声合唱《沂蒙山歌》。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在抗战歌曲联唱环节,《长城谣》《游击队之歌》《天下乡亲》《打个胜仗笑哈哈》《新四军军歌》等经典旋律穿透时空,项绪文、李越胜携手青年歌手孙颖、袁良梓,引领观众重返历史烽烟,重温胜利荣光。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国家一级演员汪明献演京剧《沙家浜》选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更让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华彩。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随后,南京邮电大学“天翼”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带来《第一课·使命必达》,舞蹈再现烽火年代通信兵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架设通信线路的壮举,生动诠释“使命必达”的铮铮誓言。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著名军旅表演艺术家王安丽、崔根栓、马艳、郝率联袂表演著名诗人、一级编剧吴国平专门为本次演出创作的诗歌《强大》,深刻地告诉我们,强国必须强军,只有强军才能保卫和平,保障安全,守护发展。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一级演奏员、二胡演奏家、原前线文工团团长杨积强等精湛演绎《难忘的旋律》与《战马奔腾》,琴弦诉尽军民深情,弓弦激荡胜利凯歌。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女高音歌唱家王莉丽独唱《我们的新时代》,南邮大学生舞蹈团翩然伴舞,歌声舞影交融,唱响奋进新征程的豪迈壮志。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最后全场起立,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雄壮歌声响彻云霄,“热血铸荣光”主题在激昂共鸣中升华,昭示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与磅礴力量。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吴登志在观看演出后激动地告诉江南时报记者:“节目非常成功,内容丰富感人,让我回想起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浴血奋斗。”他寄语年轻一代:“中国今天的强大来之不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人民永远安康幸福。”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95岁抗战老兵现身!“热血铸荣光”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

这场跨越时空的演出,让现场学子深受教育和鼓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生白家顺感慨道:“原来南邮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致敬抗战老兵,致敬英烈!我们青年人更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使命必达!”

担任《第一课·使命必达》主舞的大二学生李文表示:“先辈们用生命守护通信生命线,今天我们学习通信技术,更应传承这份对使命的绝对忠诚。这堂‘第一课’,是我们南邮人永远的必修课。”参与表演的学生张语菲表示,能与众多艺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同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她极大地开阔了艺术视野,汲取了宝贵的艺术养分。

据悉,本场展演的文学台本由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葛逊担任总撰稿。整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盛宴,更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鲜活深刻的思想政治课。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