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光储融合开辟新蓝海

Connor 欧意交易所平台 2025-09-24 1 0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光储融合开辟新蓝海

阿特斯巴西光伏项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光储融合开辟新蓝海

晶科能源越南工厂

近日,在德国的光伏项目现场,天合光能的技术团队将储能电池舱与光伏组件进行匹配,屏幕上跳动着光储协同运行的实时参数。“以前是光伏‘单枪匹马’闯市场,现在必须光储‘手拉手’才能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天合光能的后台工程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从单个工厂到全链条布局,光伏行业的出海路径正经历蜕变。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多家光伏企业发现,产业链协同出海不仅能形成供应链合力,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还能在海外光伏落地场景中加速释放光储协同“乘数效应”,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赢

“这不是单一工厂的落地,而是整条产业链在海外的‘扎根’。”今年初,在晶科能源的东南亚工厂里,来自全球的供应商代表参加晶科能源召开的供应链协调会时,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对光伏企业出海趋势作出判断。

“从被动到主动,从全资到合资,从产品输出到管理输出……如果说晶科能源的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工厂是公司全球制造1.0版,那么沙特工厂无疑是全球制造2.0版,代表着晶科能源全球化新模式的开启。”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展开全文

据悉,晶科能源正积极推进海外布局,构建完整的海外供应链体系。例如,晶科能源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PIF)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不仅实现产线落地,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同步出海,从根本上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竞争力。

曾经,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常因上游原料依赖进口、本地配套缺失而陷入被动。“以前我们在海外设厂,上游材料要从国内调运,可能因物流延误影响生产。”晶科能源相关业务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现在和供应商‘抱团’走出来,大大提升了原料调配速度,这就是协同的力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放眼全球产业配套,光伏与储能出海必须走‘全产业链协同’之路,若仍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目标。”

多家头部企业用实践验证着协同出海的价值和效应。

阿特斯相关技术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当前海外市场对供应链的要求愈发全面,这倒逼光伏企业拓展出海边界,带动供应商同步‘走出去’。我们与合作伙伴在海外制造、供应链管理、ESG等领域协同探索,共同应对外部挑战。”

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将协同出海、合作共赢视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逻辑之一。他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首先,协同出海能形成从原料到终端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其次,上下游企业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缓冲市场波动、汇率波动等带来的冲击;最后,借助多方资源能快速适配本地市场。”

光储融合打开新空间

智利北部,一处大型光伏电站旁,数十吨级的阿特斯SolBank储能柜已完成吊装,被有序放置在光伏阵列周边区域。这些集装箱大小的“巨型充电宝”,能在白天光伏出力充裕时存储多余电力,也能在夜晚或用电高峰时段为电网提供补充电源,保障供电稳定。

“光伏等间歇性电力在整体发电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光伏发电渗透率高的市场,光储融合已成为‘必答题’。”阿特斯储能技术人员郭洋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光伏发电的间歇性特征让储能价值凸显,无论是发电端、用户端还是输配电端,未来都是储能市场增长的沃土。”吕锦标的这一判断,正在海外市场得到印证:多家头部组件厂商将储能业务深度嵌入光伏场景。

“目前天合储能全球工程技术中心已落地,截至今年6月底,天合储能电池舱及系统已覆盖全球六大市场,累计出货近12GWh,仅在欧洲市场就超2GWh。”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说。

晶科能源将今年的储能系统出货目标定为6GWh,较去年增长5倍,其中海外占比大幅提升。“储能出海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我们以海外销售为基础,与当地能源企业开展合作,以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当地储能项目建设。”晶科能源董办相关负责人魏添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阿特斯依托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拉美等市场的本地化团队,可提供即时响应服务。“用高品质、更可靠的产品和方案提升绿电利用效率、优化电站收益,是打动海外客户的关键。”郭洋说。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王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全球已规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达数百GW,未来10年,配套储能需求将迈入TWh级别,“这是一片全新的、巨大的蓝海市场”。

应对挑战各展所长

光储出海,仍面临不少挑战;面对未来,企业各有布局、各展所长。

从区域市场看,中东被普遍视为潜力高地。王建认为,从中长期看,中东地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资本,以及对绿色氢能等前沿产业的战略布局,光伏与储能市场或处于爆发前夜。

吕锦标则建议,出海企业应优先做好风险评估,同时积极对接本地金融资本。

“AI算力与能源消耗的激增,正催生更多光储需求。当前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储能成为新增长极。阿特斯将以光储协同为基础,凭借国际化与技术创新优势,打造穿越周期的差异化竞争力。”郭洋说。

晶科能源表示,公司将推动光储业务在销售渠道与解决方案上良好协同,通过持续创新与品控升级,为客户提供不断迭代升级的光储解决方案。

“天合光能聚焦‘平衡’与‘深耕’:一是在规模与盈利间找到平衡点;二是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巩固份额,持续加码研发,并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说。